用戶登錄
用戶登錄
2006年5月,剪紙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2009年10月,在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,中國剪紙項目被列入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》。
剪紙的前世今生
一般認為,中國剪紙起源于漢代,在紙的發(fā)明完成并普及之后才逐漸形成了剪紙藝術。不過,在紙張出現(xiàn)之前,剪紙所使用的剪、刻、雕、鏤空等技法已經廣泛用在玉石、金屬、絲帛等制品上。
迄今發(fā)現(xiàn)的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,是在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(公元386—581年)的五幅團花剪紙。這幾幅剪紙,采用了多次折疊的方式,形象生動。到了唐代,剪紙已應用于生活習俗中,杜甫《彭衙行》詩中有“暖湯濯我足,翦紙招我魂”的句子,在大英博物館中還收藏有出土的唐代剪紙,其構圖完整,工藝高超。另外,在敦煌莫高窟也出土過唐代及五代的剪紙,多為佛塔和鹿的形象,與繪畫手法相結合,主要用來敬供佛像,裝飾廟堂。唐代民間還利用剪紙形式制作其他產品。人們用厚紙雕成花版,把染料印到布絹上,形成美麗的圖案。
及至宋代,造紙術日趨成熟,民間剪紙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。江西吉州窯將剪紙圖形用于陶瓷,通過上釉、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;民間還用驢、牛、馬、羊等動物的皮,將剪紙的圖案用來雕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。剪紙藝術發(fā)展至明清時期,才真正形成繁盛的局面。當時,剪紙藝術的運用非常廣泛,在燈彩裝飾、扇面紋飾、刺繡花樣上都較多利用剪紙來裝飾。
?
剪紙:農民的藝術
古老的剪紙多在鄉(xiāng)間,大都出自農家婦女之手。可以說,剪紙是農村婦女們學習女紅的必由之路。婦女用來做針線活和剪紙的剪刀,式樣大多小巧靈活,通常在握持的手柄上纏有藤條或布條,柔軟溫和。親戚鄰里的姐妹之間常常會相互學習、切磋和模仿,各種紙樣子在她們的一雙巧手間臨摹、重疊、參考,從花鳥魚蟲到亭臺樹木,多種自然景物和生活見聞都可以成為她們學習和創(chuàng)作的模板,直到進入隨心所欲的境地。
這些裝飾用的剪紙圖樣,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,趣味樸素,風格天然,寄托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。這其中,較為普遍的是春節(jié)期間使用的窗花,多為團花對稱圖案,寓意圓滿,用來辭舊迎新、迎福納祥,反映著農耕社會的傳統(tǒng)習俗,適應農村的地理環(huán)境和家居特色。
除了春節(jié)常用的窗花之外,如果遇到家中有婚慶喜事時,也會由心靈手巧的婦女們剪出各種吉祥圖案,貼在庭院和家宅的門窗、柜面、棚頂上,美化居家環(huán)境,營造出祥和喜悅的氛圍來。因此,日常生活的多種場景都可以游走在她們的巧手之下,如耕種、養(yǎng)蠶、紡織、蓋房、打獵、捕魚、制陶、冶鐵、畜牧、屠宰、推磨、做飯、商旅等,甚至還有她們喜聞樂見的戲曲小說故事等題材,不一而足,這些淳樸又富足、自然又自在的圖案,勾勒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細節(jié),顯現(xiàn)了他們心滿意足的生活世界,飽含著濃郁的生活情趣。
?
新興剪紙應運而生
剪紙進入城市生活之后,由于供應量和需求量都增加了,為了更為省工,逐漸由一刀多張改為刻畫裁切,藝人也不再局限于婦女;剪紙技法也積累出掏剪、剁剪、剜剪等十幾種復雜的技藝,不再限于供應家庭內部;色彩也由大紅的單色,逐漸增加了拼色、套色、染色、襯色等樣式,更為吸引人。
在河北豐寧和蔚縣,至今還保留著多色的剪紙作品;在甘肅和青海一帶還流行著剪刻和紙疊工藝相結合的樣式;而廣東佛山則講究先金銀箔紙剪刻,再襯上多種色紙,從而令造型飽滿堂皇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都產生了變化,傳統(tǒng)圖樣漸漸不能適應現(xiàn)實的需要,新興剪紙也應運而生。
?
中國剪紙,可以說是勞動人民,特別是身處其中的婦女們,以審美的眼光通過一雙巧手創(chuàng)造出來的生活藝術,它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,富有精神意蘊的審美愉悅。一幅小小的剪紙作品,深刻體現(xiàn)了勞動人民善于發(fā)現(xiàn)美、欣賞美、創(chuàng)造美,我們從中也可以感受到她們源自內心的平靜安寧、幸福祥和。